一、学院简介
3044AM永利集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含中外合作办学)、应用统计学和科学教育五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源于1928年省立安徽大学数理系,1977年恢复高考后开始招收数学教育、物理教育本科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应用统计学于2013年招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于2022年招生。2010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获批安徽省特色专业,2012年应用数学获批安徽省重点学科,2013年和2014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统计学专业分别获批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入选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获批安徽省“数学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建设,2020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物理学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数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于2006年招生,2011年获批数学和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批数学教育和物理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24年获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3044AM永利集团现有教职工142人,其中专任教师126人,教授25人,副教授38人,讲师60人,其中博士和在读博士80余人, 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00人,安徽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 安徽省优秀教师2人, 安徽省教坛新秀6人, 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拥有“大别山区域复杂生态系统建模、仿真与控制”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皖江流域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044am永利集团天文馆”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环境监测与传感研究中心”等2个校级科研平台,以及编码图论、微分方程、复杂系统、天文与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信息计算和概率统计8个教学科研团队。近五年,获批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
3044AM永利集团2023-2025三届硕士研究生考取博士15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已成为学校的一张闪亮名片,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等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捷报频传,加速度“a”阳光长跑领跑、“文明从我做起,课堂拒绝手机”、“天文科普与观测”等学生活动品牌在全校推广。学院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高、就业率高, 其中在2015-2025届毕业生中,超过1200名同学分别考取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研究生, 目前有多位学子赴美国、加拿大、英国等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二、学位点简介
1.数学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自2007年秋起“应用数学”学科开始招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在2012年秋开始招生。设有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以及复杂系统建模与调控六个学科方向,涉及代数学、代数编码、微分方程、生物动力系统、代数图论等多个研究方向,积累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学科研究方向范围广泛,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特点。现有研究生导师51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42人,安徽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教坛新秀4人。
2.物理学
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于2024年获批,目前涵盖了理论物理、光学与凝聚态物理等三个学科方向。在磁约束等离子体、天体演化规律、微纳结构光场调控、复杂系统非平衡统计动力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硕士点现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27人,其中安徽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安徽省教坛新秀2人。
3.学科教学(数学)
本学位点现有指导教师2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教坛新秀4人。在省内外多所知名中小学建立了教育实践基地。多年来,为省内外中小学教师队伍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富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数学教师,同时也为其他数学课程与教学相关的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教学与研究能力,就业前景良好。
4.学科教学(物理)
本学位点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注重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研究和中学物理卓越教师的培养。现有指导教师1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省级教坛新秀3人。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教学与研究能力,毕业生可选择从事教育工作或管理岗位工作,成为物理教学和研究的骨干和优秀管理工作者,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和卓越教师培养做出了一定贡献。
三、招生目录

四、导师简介(部分)
1.吴琼,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主要从事容错计算、集成电路测试方法、电磁场理论及应用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异或逻辑运算折半划分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法”的第一专利权人。参与科研“湿帘蒸发式冷气机关键技术研究”荣获2015年安徽省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
招生方向:数学
2.申传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安徽省教学名师,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复杂网络与复杂系统专委会委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系统理论专委会委员,全国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系统科学大会邀请组主席。研究领域: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招生方向:数学、学科教学(数学)
3.胡万宝,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数学博士研究生毕业。1987-至今在3044am永利集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任教,2004年8月晋升教授,2006年7月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05年1月-2018年6月任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副院长。校三十年教书育人“秋实奖”获得者。
招生方向:数学
4.余桂东,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教坛新秀。 2012年7月在安徽大学获博士学位,2014年晋升教授。研究方向: 图论与网络优化,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担任美国《Mathematical Reviews》评论员。
招生方向:数学
5.张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3044AM永利集团院长。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在东南大学数学系博士后工作站学习和工作,2014年12月晋升教授。现任中共安徽省数学会第二届党委委员,安徽省数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分数阶系统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 泛函微分方程、系统稳定性、神经网络系统动力学。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作为主要完成人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4项和安徽省科学技术成果奖2项。
招生方向:数学
6.伍代勇,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发展规划处(永利集团处)副处长。省级教坛新秀。2006年6月在陕西师范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13年被评为“安徽省教坛新秀",2018年12月晋升教授,2019年10月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离散动力系统、生物数学。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
招生方向:数学
7.殷周平,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3044AM永利集团副院长。近年来主持横向课题10余项,主要开设课程有《Python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等。研究方向: 大数据分析、模式识别。
招生方向:数学、学科教学(数学)
8.胡学平,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访学,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在英国Brunel大学访学。2006年晋升副教授,2012年晋升教授。2006年当选安庆市大观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2008年遴选为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非参数统计及其应用、随机极限理论。
招生方向:数学、学科教学(数学)
9.郝庆一,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12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晋升讲师,2011年晋升副教授,2013年遴选为硕士生导师。 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香港理工大学访学。2017年12月晋升教授。安徽省数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研究方向:复杂系统、交通流理论和博弈论。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招生方向:数学、学科教学(数学)
10.盛敏,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合肥工业大学获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主持和参与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情感计算与先进智能机器开放课题、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
招生方向:数学、学科教学(数学)
11.叶仁玉,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7月在安徽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晋升讲师,2010年晋升副教授,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统计与金融系访学,2020年11月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21年12月晋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认知神经科学、Bayesian网络和神经网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招生方向:数学
12.陈逢林,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多项,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密码数学挑战赛等比赛获奖10余项,研究方向:深度强化学习,量子信息与密码学。
招生方向:数学、学科教学(数学)
13.赵正俊,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研究方向: 代数数论和代数编码理论,重 点关注函数域的算术理论.
招生方向:数学
14.陈素根,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非线性学会理事,校学术委员会委员。2016 年博士毕业于江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英国萨里大学视觉语音信号处理中心访学(University of Surrey,CVSSP)。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器学习、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图形学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目前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
招生方向:数学、学科教学(数学)
15.王拥兵,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省级教坛新秀。2017年6月获陕西师范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决策分析理论与应用,复杂系统建模。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主持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和教学示范课程各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招生方向:数学、学科教学(数学)
16.张辉,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6月于湘潭大学应用数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15年晋升副教授。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在安徽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访学。研究方向: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招生方向:数学、学科教学(数学)
17.邢抱花, 硕士, 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6月在安徽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9年晋升讲师, 2015年晋升副教授,2025年晋升教授. 研究方向:图论及其应用, 已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10余篇.
招生方向:数学、学科教学(数学)
18.秦奋,正高级教师,硕士生导师,曾获安庆市经济开发区“十佳”先进青年、“优质服务之星”、“优秀教师”、“安庆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安庆市数学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安庆市骨干教师” 、“安庆市第三届数学学科带头人”、“安庆市第四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安徽省优秀班主任”、“安徽省师德先进个人”、“安徽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发表论文19篇,优质课、精品课获省、市评比一等奖,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项。
招生方向:学科教学(数学)
19.易明芳,博士,编审(正高),硕士生导师,3044AM永利集团副院长。1996年7月于安庆师范学院物理系本科毕业后留校至今,其间于2007年1月在合肥工业大学生获工学硕士学位,2011年5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晋升编辑,2006年晋升副编审,2011年晋升编审。2012年12月至2016年10月在东南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 微纳光学,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省级项目2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1项。
招生方向:物理学、学科教学(物理)
20.闻军,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教务处副处长。主要从事固体发光材料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主持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批安徽省优秀青年研究生导师。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40篇。指导研究生获批主持省级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2项,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与技能竞赛奖励10余项,指导学生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
招生方向:物理学
21.方官文,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安徽省皖江学者,校学术委员会委员。2012年7月博士毕业于中科大天文学系天体物理专业。 2017年8月经云南省特殊人才晋升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定,破格晋升为研究员。2019年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
招生方向:物理学
22.张利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指导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等重要奖项。主要从事人工电磁材料、二维材料、表面等离激元、复杂系统相变等方面的研究。
招生方向:物理学、学科教学(物理)
23.冷玉敏,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江淮英才。2013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环境、食品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实验表征结合理论计算探索反应机理。发表SCI学术论文4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河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和浙江省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
招生方向:物理学、学科教学(物理)
24.马业万,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SCI类论文10余篇,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获奖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光学、学科教学(物理)。
招生方向:学科教学(物理)
25.胡积宝,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主持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SCI类论文10余篇,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获奖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纤通信、学科教学(物理)。
招生方向:学科教学(物理)